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虚拟仿真实验

林颐天津大学上线时间:2024年
  • 所属专业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对应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 实验类型:综合设计型
所属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1世纪中国学生李中正在阅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本书,看到了马克思那句最经典的话,“哲学家们只是在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李中感到很兴奋。李中默默地说,“什么是改变世界”,到底怎么理解“实践”? 这时,李中抬起头,看到了书桌旁的摆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书映入到了李中的眼帘,也使李中的思绪跟着回到了马克思的那个年代……

  • 1
  • 2
  •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

    0
    • 实验内容

      0.0
    • 操作系统

      0.0
    • 支持服务

      0.0

    共享应用每日0点更新

    • 浏览量 986
    • 实验人次 15
    • 实验人数 12
    • 实验平均用时 13'
    • 实验完成率 73%
    • 实验通过率 按人次 53.3%按人数 58.3%
    按人次按人数
    • 优秀 20%
    • 达标 33.33%
    • 不达标 46.67%

    实验系统浏览器要求

    教学支持热线

    团队成员

    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原理实验教学过程与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结论
    1. 知识目标: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掌握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实验研究等实践活动的技能。

    3. 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认同感和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实验原理:

    该实验主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在虚拟仿真实验中,这一理论通过构建模拟环境和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实践中体验、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

    知识点:
    3
    1. 1. 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2. 2. 实践的本质
    3. 3.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2)核心要素仿真设计:
    1)读书场景;2)穿越到大英博物馆;3)资本主义工厂
    (1)学生交互性操作步骤:
    共10 步
    1学生提前预习课程内容,研读相关著作预习,提前了解实验内容30满分为10分10
    2登录与准备学生登录系统,熟悉平台页面与基本操作5满分为10分10
    3开始实验跟着提示完成任务60满分为10分10
    4分角色理解课程内容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了解人物特征,以便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产生的时代背景20满分为10分10
    5完成测试题目以选择或简答的形式呈现,要求学生作答20满分为10分10
    6观察与反馈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反应,有什么问题及时解决10满分为10分10
    7讨论与反思教师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作用,带领学生回顾课程内容10满分为10分10
    8总结与实验报告撰写在课程结束后结合教材内容撰写实验报告100满分为10分10
    9教师打分教师根据学生参与程度、答题正确率、实验报告质量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分60满分为10分10
    10教师总结授课经验,针对于上课出现的问题提出措施教师总结反思,拟定解决一些常规问题的思路60满分为10分10
    (2)交互性步骤详细说明:

    1.学生提前预习课程内容,研读相关著作。

    2.登录与准备。

    3.开始实验。

    4.分角色理解课程内容。

    5.完成测试题目。

    6.观察与反馈。

    7.讨论与反思。

    8.总结与实验报告撰写。

    9.教师打分。

    10.教师总结授课经验,针对于上课出现的问题提出措施。












    实验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概念与核心观点,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2.实验准备。教师介绍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讲解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分组,明确实验任务与学习目标。

    3.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完成实验任务。

    4.讨论总结。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教师总结课程重要知识点,积极听取学生反馈意见。

    实验方法:

    1.情境模拟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创建一个逼真的模拟环境,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实践活动。

    2.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心路历程。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或现实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实际应用。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对实践观的理解和深入思考。


    马克思创立实践观,是工业化初期的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李中联想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书中引述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那段话,“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李中想到(默默说到),“作为21世纪的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更要脚踏实地,好好学习,掌握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部分贡献。”


    相关实验

    实验系统浏览器要求

    教学支持热线

    团队成员

    课程说明更多

    • 开课课程情况2
    • 开设班级数量3
    • 覆盖学校数量2
    注:每日0点更新

    开课情况

    推荐课程

    ×

    选择文件
    0%